新房装修后的刺鼻气味,多半与甲醛脱不了干系。这种无形的污染物并非凭空出现,而是藏在多种装修材料的 “肌理” 之中,稍不留意就会成为健康隐患。
人造板材是甲醛的 “重灾区”。细木工板、密度板、刨花板等在生产过程中,需用脲醛树脂胶黏合碎木纤维,这种胶水遇热受潮会分解出甲醛,且释放周期长达 3-15 年。定制衣柜、橱柜的柜体板材,若选用廉价的低级别板材,往往是甲醛超标的 “元凶”。
墙面材料暗藏玄机。乳胶漆本身甲醛含量较低,但为增强附着力,部分厂家会添加含醛助剂;壁纸胶水更需警惕,淀粉胶虽环保,但市面上不少劣质胶水以甲醛为原料,铺贴后会持续释放。此外,墙布的基布若采用化纤材质,印染过程中可能残留甲醛。
软装材料也难辞其咎。窗帘、沙发套等布艺制品,为达到抗皱、防缩效果,生产时会使用含甲醛的整理剂;地毯的背胶层多含脲醛树脂,尤其是化纤地毯,甲醛释放量远高于羊毛材质。
辅材细节易被忽视。玻璃胶、密封胶是连接门窗、台面的 “隐形杀手”,劣质产品甲醛含量惊人;地板铺设时用的地垫、收边条,若为回收塑料制成,也可能成为甲醛释放源。
认清这些藏甲醛的 “死角”,选择符合 E1 级、CARB 认证等环保标准的材料,才能从源头降低装修污染风险。

以上是“装修材料里的 “甲醛陷阱”:这些地方藏得最深”所有内容,链接地址:http://www.hrbqsj.cn/html/qynews/202507111648.html